出版品(書)


從保存到創造:開啟數位人文研究

從保存到創造:開啟數位人文研究(數位人文研究叢書v.1)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典藏研究發展中心從2009年開始舉辦每年一度的「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會」,希望藉由這個會議,不但能夠介紹世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並提供國內外人文與資訊學者交流的機會,讓臺灣的數位人文研究能夠遍地開花,並與國際接軌。《數位人文研究叢書》即是這個年度會議產出的一項成品。本叢書中的每一篇文章均在研討會中發表過,再經修改及至少兩位審查人的審查通過。 《從保存到創造:開啟數位人文研究》一書所輯錄的文章,是精選自第一屆「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會」的13篇論文。 當數位資料的累積數量達到前所未有,如何融合人文研究的關懷和能夠快速分析大量資料的資訊科技,進而從傳統的研究材料中尋找出新的現象與脈絡,發掘出新的研究議題,並建立新的研究方法,就是「數位人文」的核心關懷與理想。多年來國內外致力於數位典藏之推動,已累積豐富之經驗與數位資源。在數位典藏成為文化資產保存、再現、和多元應用之重要工具的同時,如何將數位資源與資訊分析技術結合運用於人文社會學科的知識探索中,也成為備受關注的課題。本書所收錄的每篇論文都在嘗試跨越傳統學科的分界,透過資訊技術與人文社會研究的對話和整合,呈現出數位時代的人文研究新視野。

  •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
  • 出版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ISBN978-986-03-0020-8
  • 作者項潔 編;王泰升、陳詩沛、杜協昌、項潔、陳志豪、Xiao-guang Wang、Mitsuyuki Inaba、劉吉軒、賴隆平、葉智豪、王昱鈞、蔡宗翰、洪振洲、馬德偉、張伯雍、李志賢、黃仁順、Shinya Saito、Shin Ohno、Mitsuyuki Inaba、Atifa Rawan、Yan Han、Shinya Maezaki、Jyi-shane Liu、邱正略 著(姓名依論文順序排列)。
數位人文研究的新視野:基礎與想像

數位人文研究的新視野:基礎與想像(數位人文研究叢書v.2)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典藏研究發展中心於2010年舉辦第二屆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會,共有二十八篇論文發表。經會議中的熱烈討論與交流,由作者參酌會中所獲得之回饋意見進行文章修改,並經十二位初審委員與十二位複審委員的匿名審查;經過嚴謹的審查程序與作者修正,最後擇取十八篇優秀論文,並將其分成上下兩冊出版,每冊各收錄九篇文章。本書即為其中的第一冊。作為一個發展中的新領域,「數位人文」致力於促進數位科技和人文研究的有機整合,期能為人文研究帶來更寬廣的視野和更多的可能性。本書分三大主題:Part I 基本概念。Part II 工具的進步。Part III 現象的探索。所收錄之各篇論文,分別從數位人文的知識論與方法論、資料庫的建置與應用、現象觀察與議題發掘等不同面向出發,呈現出資訊技術如何適應不同類型的資料特性、和不同領域的研究需求,協助研究者觀察與發掘出蘊藏在大量資料間各種開放且多元的脈絡和關聯性,並刺激研究者進行更為彈性、也更具開創性的資料組織和分析,進而開創出新的研究方法與研究議題。

  •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
  • 出版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ISBN978-986-03-0165-6
  • 作者項潔 編;項潔、翁稷安、涂豐恩、杜協昌、陳詩沛、何浩洋、金觀濤、劉青峰、王昱鈞、蔡宗翰、謝育平、闕河嘉、呂宜華、蘇冠銘、Kihwang Lee, Jae Yun Lee、楊森豪、賴進貴 著(依論文順序)
數位人文在歷史學研究的應用

數位人文在歷史學研究的應用(數位人文研究叢書v.3)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典藏研究發展中心於2010年舉辦第二屆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會,共有二十八篇論文發表。經會議中的熱烈討論與交流,由作者參酌會中所獲得之回饋意見進行文章修改,並經十二位初審委員與十二位複審委員的匿名審查;經過嚴謹的審查程序與作者修正,最後擇取十八篇優秀論文,並將其分成上下兩冊出版,每冊各收錄九篇文章。本書即為其中的第二冊。 本書分三大主題:Part I 全球性取徑、Part II 在地化應用、Part III 觀念的改變。史料數位化的意義,不僅在於大規模資料的聚合與檢索計量,更為核心的是在保存史料原貌和原始脈絡的同時,還能協助研究者觀察隱藏在浩瀚史料中的多重脈絡,並進行更具開放性的意義分析與連結,從而開拓出新的研究課題。本書聚焦於數位人文在歷史研究的應用,所收錄之文章一方面呈現出歷史、文學、觀念史等領域如何運用數位化史料於研究中,另一方面也展現出當代社會可以更為多元地應用數位科技於歷史的保存、再現和應用。 若要為本書包括本篇導論在內的文章,指出一個貫穿的基調和關懷,即是面對數位人文這樣一個新興的領域,試圖以實際運作的方式,開拓其可能,諸如數位典藏的建置、推廣教學的使用,以及與人文學科的合作等,換句話說,是由應用端去思考數位人文在學術發展上所蘊藏的潛能。有心的讀者應該早已發現,受到發表學者所學的背景影響,本書中的文章多半以歷史研究為主,事實上,史學一直是積極應用數位技術的人文學門,史學工作者對數位資料庫的應用已是十分普遍,並相當程度地改變了史料和史家之間的關係。

  • 出版日期2011年12月
  • 出版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ISBN978-986-03-0163-2
  • 作者項潔 編;翁稷安、林滿紅、Toshikazu Seto,Takafusa Iizuka,Ayako Matsumoto,Takashi Kirimura,Keiji Yano,Tomoki Nakaya,Yuzuru Isoda、陳志豪、李朝凱、林淑慧、邱偉雲、姚育松、詹筌亦、王乃昕 著(依論文順序)
數位人文要義:尋找類型與軌跡

數位人文要義:尋找類型與軌跡(數位人文研究叢書v.4)

本論文集是「第三屆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會」的論文結集,共收錄九篇文章,可粗略分為兩大類,代表著現階段數位人文領域發展的兩種類型。 一類是文字的分析。如〈多重脈絡—數位檔案之問題與挑戰〉旨在說明數位系統對脈絡探勘所能帶來的協助,同時結合了文字處理和圖像呈現,試圖討論數位人文所能開啟的全新研究視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於中文史學文獻分析之初步應用〉企圖結合自然語言的資訊技術和傳統史學文獻分析,試圖析理出結合的可能。〈以文本分析呈現臺灣海外史料政治思想輪廓〉則用數位技術,綜觀而量化的去分析過往政治思想史所研究的場域。〈結合漢典古籍虛詞常見字與統計量化分析進行漢譯佛典譯者風格辨別〉一文從大量的佛教經典的字句整理中,去回答譯者風格。〈「共現」詞頻分析及其運用—以「華人」觀念起源為例〉賦與詞頻分析新的詮釋,並以「華人」這個觀念做具體的實驗。〈漢語方言語音資料庫自動擴增補完方法〉則是希望能應用數位科技,去處理語言學中十分困難的方言問題。 數位人文研究的第二類關懷則是在呈現上,如何用新技術去展現過往文字所不能負載的成果。例如空間一向是人文研究所看重,卻又最常被忽略的部分,透過GIS 技術,學界開始填補這個斷層。〈京都大比例尺地圖(京都市明細圖Kyoto-shi meisai-zu)數位化〉、〈數位典藏應用的社會效益與永續經營—以阪神大地震資料3D視覺化為例〉、〈「太平洋史前Lapita陶器線上數位資料庫」的建立與運用〉,三篇文章的關注點各不相同,各是針對底圖、3D視覺化或具體應用等等不同面向開發,其共同處便是將空間帶回人文學的關懷之中,提供嶄新的從地理資訊出發的思考角度。誠如〈導論──數位人文的變與不變〉所言,數位和人文兩者之間的對話,應當是一個沒有止境、不斷持續的過程。在數位人文發展的研究方式和型態裡,不斷的對話與交流是最為重要的關鍵;藉由跨越不同國界、不同研究議題、不同技術領域,得以彰顯數位人文作為研究方法的價值和意義。

  •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20日
  • 出版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ISBN978-986-03-4236-9
  • 作者項潔 編;項潔、金觀濤、劉青峰、劉昭麟、劉吉軒、洪振洲、馬德偉、蔡宗翰、赤石直美、福島幸弘、矢野桂司 、稻葉光行、佐藤達哉、邱斯嘉、翁稷安、邱偉雲、姚育松、柯雲娥、張惠真、譚修雯、黃瑞期、甯格致、謝承恩、林居正、王昱鈞、瀬戸壽一、滑田明暢、若林宏輔、中妻拓也、破田野智己、齋藤進也、郭潔、蘇郁尹 著
數位人文要義:尋找類型與軌跡

數位人文研究與技藝(數位人文研究叢書v.5)

數位與人文,看似埋藏衝突、緊張關係的兩個領域, 如何建立合作的夥伴關係?這是本書最核心、也是最根本的提問。 數位科技與人文的結合,並非只是將人文研究引向科學化、實證化,而要帶來更為全面、也更為動態的宏觀式與多點式觀察;不僅有助於拓展人文研究的豐富性,也將刺激研究視角的轉變和研究議題的創新。數位人文學並非提供單一、或單向的研究取徑,更試圖讓不同學科在此一新興領域裡不斷地對話與緊密合作,建立各種維度的知識連結,為知識的創造開拓更多元、璀璨的光譜。

  • 出版日期2014年04月
  • 出版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ISBN978-986-350-010-0
  • 作者項潔 編;項潔、陳麗華、王汎森、陳淑君、郭巧蓁、張素玢、李鈺淳、杜協昌、王昱鈞、呂翊瑄、蔡宗翰、劉青峰、金觀濤、劉昭麟、彭維謙、劉士綱、翁稷安、陳光華、闕慧貞、李家名、唐國銘、黃乾綱、彭煒明、何靜、宋繼華、胡佳佳 著
數位人文要義:尋找類型與軌跡

數位人文: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數位人文研究叢書v.6)

「數位人文」將如何改變人們理解過去的方式,又將如何引領新的未來?

數位人文藉由數位資料、人文研究之學術關懷和資訊分析技術的連結而整合,其目標是要幫助研究者在面對鉅量資料或多元資料時,能夠以更寬廣的視角進行觀察,挖掘出前數位時代無從發現的多重脈絡與意義關聯,進而開展出新的研究議題和研究取徑,甚至更進一步地孕育出新型態的人文研究和數位研究(digital scholarship)。

本書所收錄之文章,正呈現出數位人文在各人文研究領域和資訊技術開發中的逐步發展,希望也能引領讀者一同開創數位人文的未來。

  •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
  • 出版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ISBN978-986-35-0198-5
  • 作者項潔 編;翁稷安、Tani Barlow、鄭文惠、邱偉雲、劉昭麟、林書佑、Scarlett Chiu、Táňa Dluhošová, Alvin Cheng-hsien Chen、杜協昌、許筑婷、闕河嘉、卓文福、趙培華、陳光華、徐晨飛、錢智勇、端木藝、周建忠、Biligsaikhan Batjargal、Akira Maeda、Ryo Akama、Peter M. Broadwell、 Timothy R. Tangherlini、 Hyun Kyong Hannah Chang、趙薇、金觀濤、梁穎誼、陳柏聿、沈錳坤、劉青峰 著(姓名依論文順序排列)。
臺灣玉(DVD)

臺灣玉(DVD)

50、60年代,花蓮豐田盛產的「臺灣玉」享譽 全球,為臺灣賺進大筆外匯,並締造產量第一的世界紀錄,至今仍穩擁寶座。國家電影資料館館藏的臺影新聞資料片,讓我們有幸目睹 臺灣玉供不應求的榮景;四十多年前掀起採玉熱潮的成功大學廖學誠老師,第一次接受採訪,娓娓道出這段關鍵歷史。花蓮 臺灣玉專賣店的姜錦源老闆、三重寶石店的鄭清海老闆,放下手邊忙碌的工作,熱心協助我們重現當年加工的盛況。可惜,這段短短不到十年的輝煌歷史,早已 逐漸被人淡忘,甚至有許多人不知道 臺灣有土生土長的寶玉。臺灣玉以漫長的時間、以親身的經歷寫下精彩故事,藉由本片讓人了解臺灣玉的玉礦再臺灣島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深刻意義。隨片內附臺灣造型閃玉吊飾乙只

  • 出版日期2006年9月初版
  • 出版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ISBN984-509-501-9374
  • 作者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 製作
東亞巔峰(DVD)

東亞巔峰(DVD)

東亞最高峰玉山所代表的臺灣山脈,將一般數千公里長,數千萬乃至數億年的山脈一生所需的時空以及生態多樣性,壓縮在我們眼前,是世界上非常獨特,極具戲劇張力的大地故事。歷經九個月的陸海空拍攝,進一步結合動畫技術製作,東亞巔峰以精美的畫面與壯觀的視野,呈現精彩的臺灣大地。讓你再發現臺灣多樣的面貌與豐富的內涵以及感受山脈與居民的親切關係。東亞最高峰玉山所代表的臺灣山脈,將一般數千公里長,數千萬乃至數億年的山脈一生所需的時空以及生態多樣性,壓縮在我們眼前,是世界上非常獨特,極具戲劇張力的大地故事。歷經九個月的陸海空拍攝,進一步結合動畫技術製作,東亞巔峰以精美的畫面與壯觀的視野,呈現精彩的臺灣大地。讓你再發現臺灣多樣的面貌與豐富的內涵以及感受山脈與居民的親切關係。

  • 出版日期2007年5月初版
  • 出版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ISBN4509600119
  • 作者臺灣大學地質系 劉聰桂教授 策劃
戰時臺灣的聲音─黑澤隆朝《高砂族音樂》復刻─暨漢人音樂

戰時臺灣的聲音─黑澤隆朝《高砂族音樂》復刻─暨漢人音樂

1943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黑澤隆朝等三人組成的調查團,從日本渡海來臺,在臺灣總督府和民間的大力支持下,進行了三個月的環島踏查和錄音與攝影,完成日治時期規模最大、內容最完整的臺灣音樂普查,並為戰爭時期的臺灣原住民和漢人音樂留下了僅存的影音和文字記錄。調查團冒著生命危險回到日本,將這些記錄編輯成26張七十八轉唱片和十捲紀錄片,但卻全數在東京大空襲中燒毀,幸好老天有眼,讓一套編輯用的26張唱片逃過一劫而倖存下來。經過多年的努力,如今我們終於得以將『高砂族 音樂』重新復刻,並加上在英國圖書館找到的漢人音樂曲目,以重現調查團的部份錄音成果。其中『高砂族 音樂』完整呈現了日治末期臺灣原住民各族音樂的多元面貌,而漢人音樂曲目(包括祭孔、十三音、佛/道教音樂、皮影戲音樂)也分別代表了各個樂種目前所知最早的歷史錄音,因此此套唱片在臺灣音樂史上具有特殊歷史價值,值得珍藏。

  •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 出版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ISBN983-9097-00-4391
  • 作者山口修、劉麟玉、楊湘玲、王櫻芬 翻譯
聽見殖民地:黑澤隆朝與戰時臺灣音樂調查(1943)

聽見殖民地:黑澤隆朝與戰時臺灣音樂調查(1943)

1943年,在太平洋戰爭期間,由黑澤隆潮等三人所組成的調查團渡洋來臺,完成了日治時期最大規模的全島音樂調查。又在九死一生中將調查成果帶回日本。他們為什麼要做此調查?他們的調查是如何進行的?完成了什麼樣的成果?這些成果有什麼樣的後續發展?他們眼中的臺灣音樂生活是什麼樣的情形呢?

  • 出版日期2008年2月
  • 出版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ISBN978-986-01-3283-0
  • 作者王櫻芬
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 (全套紙本共 75 冊)

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 (全套紙本共 75 冊)

The Chinese Recorder, The Missionary Recorder, The Chinese Recorder Index, 教務雜誌 ☆全套精裝版首次完整問世 AD 1867-1941 西方傳教士在中國信息交流全紀錄

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 《教務雜誌》(簡稱 The Chinese Recorder , CR)是 19 – 20 世紀在動盪中國出版的英文刊物中持續時間最長者,直至 1941 年因太平洋戰爭爆發才停刊。此刊物創辦之初乃為提供來華傳(宣)教士一個交換訊息的平臺,以協助彼此對中國文化的瞭解與工作推行;然因其紀錄詳實,輔以許多手繪圖片與照片、精密統計數字,不但是超過半世紀西方管窺、瞭解中國的重要窗口,更因記載內容旁及亞非美歐洲,不僅為研究 19 – 20 世紀的重要文本,更是研究中國近代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本套書由基督教與中國研究中心與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二單位戮力合作,搜尋並重整散佚於世界各地之頁面,補齊全套;套書包括《教務雜誌》前身— The Missionary Recorder ,另收錄索引 2 冊—由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歷史學者 Kathleen L. Lodwick 花費鉅時精心彙整而成,更方便研究者依主題於 5 萬多頁的歷史長河中穿梭查詢。

  • 出版日期2012年2月
  • 出版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基督教與中國研究中心
  • ISBN978-986-02-7510-0
  • 作者汪靈光、查時傑(主編)、項潔
《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期刊

《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期刊

《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本期刊創立於2017年,由臺灣數位人文學會所主辦之半年刊,旨在促進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相關的研究學者的討論和交流,並朝向成為引領數位人文研究的國際期刊來邁進。

  • 出版日期2018年4月(半年刊)
  • 出版單位臺灣數位人文學會 & Ainosco Press
  • ISBN2616-5732
  • 作者 
《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期刊

巴斯達隘:1936年的賽夏祭典(DVD)

1936年11月末,芒花盛開的季節,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講座」的移川子之藏教授,率領助手宮本延人,在新竹州官員陪同之下,到達新竹五指山區的大隘社祭場,調查賽夏族人舉行的巴斯達隘祭典(矮靈祭)。他們帶著16釐米攝影機,生動地紀錄下大規模祭祀矮人達隘的活動。跨越世紀,這些珍貴的影像,如今再度鮮活地出現在眼前……

  • 出版日期2011年1月
  • 出版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ISBN984-510-00-0112-7
  • 作者胡家瑜 編著
收藏的平埔記憶:再現噶瑪蘭與凱達格蘭聲影 (DVD)

收藏的平埔記憶:再現噶瑪蘭與凱達格蘭聲影 (DVD)

請與我們一起穿越時光,透過50分鐘的紀錄片呈現百年前隨著西方人和日本人採集收藏,而流散至各國不同收藏機構的噶瑪蘭與凱達格蘭文物、錄音唱片、照片和16釐米影片收藏,與1990年代以來的族群人物和部落影像紀錄,追溯歷史的記憶,以及當代持續的部落生命力……

  • 出版日期2011年1月
  • 出版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ISBN984-510-00-0113-4
  • 作者胡家瑜 編著